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
月饼加工贴牌首选德生月饼网
 

广东小吃的由来历史(上)

发布时间:2014-02-13 13:53:41
 

鸡仔饼(又称小凤饼)

相传,此饼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其时,在广州河南(即现在的海珠区)王家祠附近,有一名叫小凤的婢女,在主人家只能吃残羹剩饭。为得温饱,剩菜饭多了,她便全部收集拢来加入一些面粉、梅菜汁,熬干后压成饼块,然后交给在成珠饼家当点心师的叔父代为烘干,以备充饥。后来此饼送人品尝,大受赞赏,并名之为“小凤 饼”。从此,小凤饼名声远扬,成珠饼家也大发横财。因“小凤”在广州俗称“鸡仔”,于是,小凤饼便改名为鸡仔饼,是广州有名的特产。

 

老婆饼(又称冬茸酥)

由广州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——莲香茶楼独创。是雅俗共赏的美味点心。

相传在广州莲香茶楼,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;某日,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,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,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,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,甚至还嫌弃地说:“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,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!”

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,就叫他老婆作出“冬瓜角”给他尝尝!老婆就用冬瓜蓉、糖、面粉,作出了焦黄别致的“冬瓜角”;这位潮州师傅一吃,风味果然清甜可口,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!

隔日,这位潮州师傅就将“冬瓜角”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,结果茶楼老板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,问起这是谁哪一间茶楼作的点心?师傅们说:“是潮州老婆作的!”于是老板就随口说这是“潮州老婆饼“,并且请这位潮州师傅将之改良后在茶楼贩卖,结果大受好评!“老婆饼”因而得名。

至今香港人和南洋一带华侨仍以此称呼,而广州则文雅的也叫“冬茸酥”。

糖不甩

又名如意果,是汤圆的孪生兄弟,具备了多种美味中式点心的基本要素,如糯米、花生、芝麻、糖。这糖不甩的由来,据传与八仙有关。

清道光十九年广东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者众多,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,赶往东坑镇受财主雇佣的精壮男丁所剩无几,大都面黄肌瘦、劳力退减。吕洞宾闻 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,但良药苦口,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,于是吕洞宾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,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(取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),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,从街头至巷尾实行半卖半送。众人吃后果真止住了鸦片流毒,体力、智力恢复,至此糖不甩远近闻名。

相传“糖不甩”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呢。地处东坑、茶山、横沥各镇的“埔田片”一带,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,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。每当媒婆带小伙子到女 家相亲,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,便煮“糖不甩”招呼男方。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“糖不甩”,知道这门亲事“甩”不了了,于是大功告成,大碗“糖不甩”越吃越香,吃完一碗再添一碗,表明愿意好事成双。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,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,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,知道这门亲 事“散”了,那就知趣一点,以后别再纠缠了,这时“腐竹糖水”虽甜在嘴巴,却苦在心上,匆匆喝上一口,便告辞而去。这样的事,对上年纪的东坑人来说,都非常清楚。

 

萝卜牛杂

传说在清朝的光绪年间,清末民初之际。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多聚居在名叫光塔寺的清真寺附近。历史上,岭南因与中原相隔,气候湿热,一直是相对贫瘠的地方,生产工具也相对简单落后。作为主要的耕作牲畜,水牛除非因意外伤亡,是极少用来宰杀的。因此人们的食肉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的肉猪,鲜有牛肉可售。即便 是猪肉,在当时也是人们的一种奢侈食物,一个月难得吃上几回。而广大回民出于宗教信仰,是不吃猪肉的。这样,广州回民们经常是一肉难求,即使有钱也无济于事。因此,只要有水牛宰杀,回民们往往奔走相告。一位回民厨师阿德发现人们每次宰牛后,肺、肠、肚等常常丢弃,觉得浪费,于是带回家中,别出心裁要创一佳 肴。他买回价廉又容易入味的萝卜,配以五香味料慢火煨煮,烂熟后剪碎蘸辣酱吃,赋以美名——“牛杂萝卜”。这“牛杂萝卜”一出,别说难得油水下肚的回民难挡诱惑,就连广州居民也纷纷仿效,“牛杂萝卜”迅速流传至广东各地,许多客人都是站着吃,由此站着吃牛杂成为了吃牛杂传统的固定模式。

 

钵仔糕

广东传统小吃之一,首创于广东省台山县,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清朝咸丰间(公元1851—1861年)成书的《台山县志》载:“钵仔糕,前明士大夫 每不远百里,泊船就之。其实,当时驰名者只一家,在华丰迂桥旁,河底有石,沁出清泉,其家适设石上,取以洗糖,澄清去浊,以钵盛而蒸之,非他人所用。”故后人采用钵仔来蒸糕之法一直传下来,成就现在的广东钵仔糕,以至风靡全国,甚至海内外。
糯米鸡
   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,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,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,改为以荷叶包裹。古代糯米鸡以糯米、瑶柱、虾干粒,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。传统的糯米鸡的份量较大,足有三四两米,吃一个糯米鸡已差不多是半顿饭量。因此,1980年代起的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,而体积小一半的“珍珠鸡”,深受顾客喜爱。
另一种和糯米鸡相似的点心是荷叶饭。两者外形相似,但荷叶饭用的是粘米,而糯米鸡用的是糯米制成。
还有一种糯米鸡是菜肴,是江西赣州一带地方风味。
另外,糯米鸡也是湖北武汉名优风味小吃。武汉的糯米鸡与鸡肉没什么关系。炸好后的糯米鸡外表金黄,面凸凹不平,形如鸡皮,故而由此简称。

艇仔粥
据说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州“西关阔少”,他于经济拮据的窘境中,买了一只小艇,在荔枝湾做起 了卖粥的营生。以油炸花生米、炸鱿鱼丝、炸米粉丝、生菜叶丝、海蜇丝、熟猪肚丝等作粥料,客人要吃时,就把粥料放入碗里,临时加入新鲜鱼片,冲入沸滚的味 粥(这种味粥多用鸡鸭或生鱼的骨熬成),然后撒上芫荽、葱丝、紫苏叶,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、几滴麻油,热腾腾、香喷喷的端到游客面前。 这种粥由于在艇仔(珠江三角洲称长约4米、铺上舱板、中段或中后段有篷的小舟为“艇仔”)上出售,故被叫做“艇仔粥”。由于用料丰富,味道鲜美,深受大家欢迎。
虽然现在依然好多人喜欢吃艇仔粥,可惜不能像以前一样坐在艇仔上吃粥,只能在陆上吃啦,有点可惜!

及第粥
及第粥的名字由来版本甚多。一说“及第”一名与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,相传伦氏幼时家中甚贫,以卖菜为生。隔壁粥贩怜其幼,惜其才,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,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粥贩家,送完菜后,粥贩便以猪肉丸、猪粉肠、猪肝生滚的白粥招待之,权当午餐。后来伦氏高中,心念粥贩赠粥之恩,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。由于此粥无名,伦氏为其题名“及第”,并书一匾。“及第粥”之名,便由之传遍广州。

  第二种说法则与晚清时一肉贩有关。相传此肉贩目不识丁,为记帐方便,向家附近的塾师学了“猪肉”“猪肝”“猪粉肠”几个字。后来开科,有人撺掇肉贩去应试,说功名全靠祖上积德。肉贩信以为真,跑去应试,在考卷上写了“猪肉”“猪肝”“猪粉肠”几个字便把卷子上缴。恰巧应届考官是那当年教他这几字的塾师。塾师心中好笑,心想不如让他欢喜一场,便为肉贩另作一篇文章上交。其后肉贩高中,塾师却开始后悔,担心肉贩再来混帐,于是吩咐下一科的考官,若见有人只在考卷上写了“猪肉”“猪肝”“猪粉肠”几字,便把卷子作废。岂料下科考官见考卷之后,想起前科同僚之嘱,心想这之中莫不是有什么玄机,自己也乐得卖个人情,于是便又另作一篇,让肉贩再次中举。后来肉贩上京赴考进士,沿途贪恋风光,不意竟迟到吃了闭门羹。目瞪口呆之际,一王爷经过,遗下一个灯笼。肉贩捡起灯笼,又溜达到试场门口,门卫一看是王爷家的灯笼,心想这人非同小可,赶忙迎进。肉贩把灯笼架于桌边,又是如此这般在考卷上写了七个大字,交卷。看到王府灯笼的考官忙战战兢兢地代作一篇呈上,肉贩又高中。后来有人问肉贩靠什么高中,肉贩答曰:“猪肉、猪肝、猪粉肠。”因此,后人便把用这三种材料熬的粥叫“及第粥”。

  第三种说法则说清朝时,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,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、猪腰和猪肚煮粥而食。有一天,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,刚巧林状元正在吃粥,便问他吃的是什么粥。林状元知道老御史盼望儿子能科场高中,因此指着那粥恭敬地回答:及第粥。御史吃过及第粥后,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,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,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。老御史大喜过望,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。因此,及第粥便广为流传开来。

  第四种说法比较接近生活实际。在猪肉行当和饮食行业中,广东人把猪的肠脏称之为“下水”,但在菜谱上不宜直书此诨号。为了提高“下水”的地位,美食家便给它一个雅号,名曰“及第”。其后,粥粉店也把猪内脏烹调的粥品,由“猪杂粥”易名为“及第粥”,又称“三元及第粥”。

 
 
粤ICP备11089952号